原標題:“簌簌棗花”讀書會堅持推廣全民閱讀,建設書香樂陵——書聲瑯瑯潤棗鄉(xiāng)
□文/圖本報記者于春芝 本報通訊員李鳳辰
讀書會編輯們討論詩詞
每周五晚六點半,樂陵市圖書館內,瑯瑯讀書聲總會準時響起,這已成為小城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。
7月25日的讀書會上,主講人蘇柳引領讀者沉浸于古典文學的壯闊情懷。她選取了岳飛氣壯山河的《滿江紅·寫懷》與蘇軾曠達深邃的《赤壁賦》,字斟句酌,深度解析。字里行間噴薄的壯志豪情與穿越時空的英雄氣概,讓在場讀者深切感悟軍人精神的崇高內核,感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力量。
這是“簌簌棗花”讀書會尋常卻又動人的一幕。作為讀書會8位核心主講老師之一,蘇柳和她的同伴們,每周五晚都如約而至,風雨無阻。她們帶領讀者重溫那些震古爍今的華美篇章,觸摸經(jīng)典的永恒溫度。
“我們建了編輯群,輪流為讀書會準備所需的詩詞,提前查閱大量資料,力求講解詳實透徹,引人共鳴。”蘇柳介紹,得益于大家的努力,讀書會從最初10多人發(fā)展到如今的300余人。參加讀書會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(yè),年齡跨度大,雖背景不同,卻懷揣著對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共同熱愛。
“老師講得好,學到了很多?!背蓡T高金梅感慨。她小時候讀書少,如今,花甲之年在讀書會里學起經(jīng)典詩詞,幸福感油然而生。
自2018年10月18日成立,“簌簌棗花”讀書會便以“推廣全民閱讀,建設書香樂陵”為使命。7年時間里,組織了400余場活動。
在棗花簌簌飄落的意境里,在書聲瑯瑯的浸潤中,讀書會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。劉俊梅便是其中之一。
7年前的一個清晨,公園里眾人沐浴晨光、齊聲誦讀的場景深深吸引了她。一句真誠溫暖的“只要喜歡,隨時歡迎加入”,為她打開了通往廣闊精神世界的大門。
如今,她已是讀書會的“鐵桿”成員。在她的感染下,丈夫和堂妹也相繼成為讀書會的??汀<抑心莻€厚厚的書夾里,《論語》的智慧箴言與《棗鄉(xiāng)賦》的鄉(xiāng)土深情相伴相依,無聲記錄著她持之以恒的閱讀“長征”。
“這幾年跟著讀書會讀了上千首詩詞,它為我的生活注入了‘詩與遠方’。”劉俊梅動情地說。在她看來,比收獲一張張誦讀證書更珍貴的,是那份在家庭中氤氳開來的、濃厚的書香氛圍。
在成員孫林英看來,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恰似杜甫筆下的“春夜喜雨”,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。讀書會播撒的種子,早已生根發(fā)芽,其影響力也早已溢出了圖書館的圍墻。
當孫林英因家事不得不暫別時,蘇柳毫不猶豫地接過了接力棒:“放心,咱們的讀書會接著辦!”這份樸素的承諾與堅守,正是文化傳承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讀書會還將課堂延伸出去,把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帶進社區(qū)、機關、學校,開展閱讀推廣活動,讓縷縷書香飄入千家萬戶,滋養(yǎng)更多心靈。
樂陵市圖書館館長王振東對此深有感觸:“圖書館提供的是場地、書籍等支持,但真正讓‘簌簌棗花’讀書會枝繁葉茂、碩果累累的,是老百姓內心深處對精神滋養(yǎng)那份最質樸也最深切的渴望。”
如今,隨著樂陵市新建的“三館”(圖書館、檔案館、博物館)投入使用,讀書會擁有了更寬敞明亮、設施齊全的專屬活動室。僅今年上半年,讀書會已相繼舉辦了“賡續(xù)紅色血脈·誦讀經(jīng)典華章”、迎“七一”主題詩會、消夏晨讀等15場特色志愿活動。
王振東表示,“簌簌棗花”讀書會讓經(jīng)典離百姓更近了,讓鄰里街坊有了共同的“精神家園”。